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SilentHill 11/26 12:48非專業(yè)婚前教育片
-
游客 watershed 11/22 03:25雖然現(xiàn)在看來有點拖沓,但真是超前啊,就一個屋子的戲,男主角臺詞怎么說來著“我們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不少人物面部特寫,奶媽的臉就是戲。
-
游客 菊香肉絲 11/21 15:46規(guī)整的室內情節(jié)劇,帶有明確的教化意味。情節(jié)上固然有拖沓之處,但關于家庭主婦“無償勞動”的議題卻是超前,德萊葉借角色之口,旗幟鮮明地批判了男人的傲慢和自私。片名有雙關意:究竟誰是一屋之主?鏡頭并不矚意于男人在外的打拼,而聚焦在女人在客廳里的犧牲。 上野千鶴子講,作為既得利益者的男性不會主動改變,除非女性“拼上性命”,而片尾男人童話般醒轉過來,決意痛改前非,又是不可不為的合家歡筆觸,意在疏解觀眾心中塊壘。百年之后,女性的普遍困境并未改善,于是香特爾拍出《讓娜·迪爾曼》,表明殘酷的現(xiàn)實避無可避、無法化解。不過起碼德萊葉在片頭字幕略表心跡,留下一句話作為諷刺:“此種男人雖在國內絕跡,在國外仍為數(shù)眾多”,足夠叫現(xiàn)下的男觀眾看得面頰發(fā)燙。
-
游客 Mithra 11/18 00:04又臭又長,也不合邏輯。
-
游客 驢的呼吸 11/16 22:1020年代的默片,各種主義(印象/表現(xiàn)/超現(xiàn)實/達達等)登臺競技,異彩紛呈。而室內劇反而顯得就很現(xiàn)實主義:把鏡頭對準最普通生活的人們。 前半段讓人聯(lián)想到《讓那·迪爾曼》。讓那是把有聲片當默片做,在盡量不說臺詞里,用長鏡頭/時間維度產生隱形的壓迫。而《一屋之主》是把默片當有聲電影,幾乎可以聽到男主人的喋喋不休。 后半段堪稱《變形計》,一段女權主義童話故事。奶媽的懲罰、女兒的幾句話就讓男主人開始轉變,我是不相信的。但身為男導演的德萊葉,在60-70年代女權運動之前,就開始反思和批判父權制,即便淺層,也還是了不起??茨兄魇炀毜刈黾覄?,心想這不就是《克萊默夫婦》的預演么。
-
游客 自我世界廢話人 11/16 16:05男人啊,傲慢、自私還愚蠢!前面看的后背發(fā)涼,不就是我本人嗎,男人真是一直沒變。連續(xù)默片有點頂不住了,困。#德萊葉回顧展@大光明電影院
-
游客 白日夢飛行家?? 11/13 22:53前面看得血壓高,最后也就還是想圓滿來個一個月大轉變,現(xiàn)代女人很難信這種保證吧。以那個時代來說能有說家庭主婦的工作是三倍的臺詞倒是挺不容易的。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