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Gal 11/27 22:25現(xiàn)代化發(fā)展,土地兼并,被時代所拋棄的邊緣人,雖然講述的是現(xiàn)實主義困苦無力的故事,但從攝影剪輯音樂都能明顯感覺到七八十年代港片的痕跡。
-
游客 chensy 11/27 00:42委屈好過失望-04/01/20
-
游客 我只想換個名字 11/26 22:09Restauré par la World Cinema Fondation et le Film Development Council des Philippines, au laboratoire L'Immagine Ritrovata / Cinémathèque de Bologne.Séance présentée par Pierre Rissient et Gian Luca Farinelli.
-
游客 凱文伊達 11/25 09:24菲律賓版Taxi Driver,儘管語言粗糙,但迷茫的現(xiàn)代性極正,憂傷得令人難以言喻。德尼羅拯救風塵女子成功而陰差陽錯成英雄,Manila失敗而成犯人,第三世界連荒誕劇都難有的。
-
游客 腦殼絆壞噠~ 11/23 06:14街頭-工地-陋室-街頭,無望底層青年飄蕩在首都。前半悲慘群像敘事些許稚嫩刻板,回憶流剪輯佳。小販棚屋寫實。受盡剝削和欺騙(taiwan),夜色中游疑稚嫩的臉。逆穿打倒腐朽資本主義的人群,殺死那個中國人?。ㄗ罱a的70s名片真的都很喜歡大zoom-in定調(diào)人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
-
游客 mOm0 11/19 20:59壓抑的兩個小時。對于資本官僚主義最直接的痛斥。馬尼拉霓虹燈閃爍但對底層人民猶如魔窟。掌權獲利者盤踞的黑色巢穴,無知闖入的淳樸善良的生命只能被直接壓榨至粉碎。難以想象70年代的菲律賓是否真的如此,一個灰暗無比的社會。
-
游客 沐莀 11/19 16:5670年代印尼社會的萬話筒,雖然嘗試反映當時馬尼拉的所有問題,也能科普下東南亞一些地區(qū)的反華起源,被壓榨的菲律賓人的苦悶感表達的不錯,不過片子在意識形態(tài)上還是太生嫩了,感覺似乎把問題都歸論在同一個原因,也就是描繪了華人資本家這個“big other”,把矛頭只指向一處容易,但解決的了問題嗎
-
游客 瑩瑩 11/18 02:17大量的心理蒙太奇,男主沉浸在回憶里,幾乎從沒完全回歸現(xiàn)實,當下的時間是為了描述未來的回憶,在最后的迷惘之際,他依然選擇遙想過去,金黃色的霓虹般的晚霞是最后一抹色彩。(開篇黑白轉彩色大抵也說明了這一點)
-
游客 王不甩 11/17 11:49#9th BJIFF# 屬于那種“早八百年就下載了但是除非電影節(jié)絕對不會看”的電影。北京節(jié)選這部真是尺度驚人,同性男妓那一大段在毫無心理準備真是被嚇到了(是的我連劇情簡介都沒讀就買了票去看……誰讓它是菲律賓影史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片呢……)?,F(xiàn)實主義(社會現(xiàn)實主義,都快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了……)+情節(jié)劇+苦情戲路子,有個回旋曲式的結構,很深刻的社會批判。“臺灣”做動詞也是夠了??焖偌糨嫷拈W回表現(xiàn)人物心理用得很有特色。
-
游客 小雪人餅餅 11/16 21:31被評為最偉大的菲律賓電影……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70年代的菲律賓“臺灣”= 剝削
-
游客 小石頭尖尖 11/16 08:09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殖民,壓迫,剝削,生存,純真的愛情,真摯的友誼,都在這馬尼拉的霓虹燈下
-
游客 pussycat 11/11 02:02#BJIFF09#3.5。非常復古的拍攝和剪輯方式,被克扣的工人,被拐賣的婦女,貧民窟的居民,公園里的男妓等社會底層生活大展示。
-
游客 云過風 11/10 07:51【3】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樣,現(xiàn)實主義氣質(zhì)更加濃郁,聚焦于城市-鄉(xiāng)村的關聯(lián)與裂變。但也僅僅成為符號,空間與人物-情節(jié)近乎二分。所幸在剝削之中折射出了簡單但有效的社會表達。另,長久沉郁后的暴力收束真的有被濫用。
-
游客 吹毛里求斯 11/08 06:09北影節(jié)@中間影院。據(jù)稱是菲律賓影史最偉大電影,現(xiàn)代化對人的異化,貧富差異,底層血淋淋赤裸裸的貧窮和人們的迷失,這種民族史電影受到關注是必然的。然而現(xiàn)代化是不可逆的過程,沒有出路,沒有方向,承載著這段歷史的人們只能痛苦的向前而已,反抗者將被歷史(所有人)所唾棄、擊殺。雖然似乎是看過幾百遍的故事,但是有時還是會起雞皮疙瘩。另外感受到了濃濃的反華情緒……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