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一封情書 11/27 01:58動作,行為,空無,消亡。倘若鏡頭記錄的只是生活的動詞,那被抽離出來的無目的行為所留下的鏡頭也被剝離了意義。/ 當只留下動詞被記錄,人類行為的荒謬便被直白展現(xiàn)了(我想我能理解一點點布列松了)
-
游客 豆友172391704 11/23 21:467.1 冰冷末世,很直白,這種虛空角色見過太多。最后補槍朝著手開是什么意思,槍也擺反了,傻逼。
-
游客 兔漂 11/21 12:04人只不過是靠兩條腿行走的動物,所以他們既不能擺脫當下的處境也找不到解決辦法。人生最后一點感想還沒說出口便死在地上,布列松的無情中甚至有一絲絲嘲弄。
-
游客 看幾毛 11/17 00:41#BFI #Robert Bresson 長評 - 嚴肅的哲學問題。影片以美蘇核軍備競賽為背景,環(huán)境問題也被多次拿出來展示,年輕人對未來充滿絕望,“上帝已死”讓宗教信仰受到重創(chuàng),虛無主義充斥著年輕的內(nèi)心,而年輕的肉體變成了桎梏靈魂的監(jiān)獄,冷酷極簡的鏡頭指引著觀眾觀察著這群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演員無感情的表演與影片中強有力的環(huán)境音塑造了他們的格格不入)。自殺被加繆譽為嚴肅的哲學問題,但當“炸彈爆炸時”,觀眾面對著個體的無力與集體的無意識這個難題,一切都隨著可能的他跑入黑暗中了。(最喜歡的劇情有兩處,第一,他們的教堂討論時,管風琴調(diào)音會伴隨著話題一次次的出現(xiàn),重擊著觀眾的心靈。第二,他們在公交車上討論時帶出了影片的標題,公交車司機一腳剎車停下了車,拿出圣經(jīng)走下了車)
-
游客 一片南風 11/14 11:1770年代的巴黎青年宛如處子(圣子)
-
游客 意冷 11/12 20:06真是……讓人受不了的安靜,讓人受不了的虛無。
-
游客 豆友211544567 11/12 20:02雞塞思。。為什么又來看戀尸癖導演 insupportable
-
游客 撇嘴貓貓頭 11/12 17:35憂郁的人,眼里就只有星辰和鮮花。只有河遠不夠,少了些水汽,哪怕一場雨都好。這場夢,太干澀了。
-
游客 @小破孩Y 11/12 12:34布列松色彩最豐富的一部電影但卻比任何一部黑白片更為冷酷蕭瑟。時常遺憾自己生在此情此景此身,永遠無法擁有一把槍,手上或者襠下都不可以。所以也就永遠無法射向別人和自己,連結(jié)束虛無的資格都沒有。
-
游客 灌縣王契 11/09 08:35仍然是布列松模特般的表演,這一部參雜了紀錄式的影像,還有很多社會政治的元素
-
游客 絕不叫 11/09 07:33看了海報被吸引進來。70年代的法國片還真是處處都是社會運動的痕跡。
-
游客 jjjC 11/09 03:40一向認為電影不是拿來羅列觀點的。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