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貓咪先生Ivy 11/29 17:30#63rdLFF#這才是年度韓影最佳。
-
游客 O‘Hara 11/29 08:47青春就是想要嘗試一切的可能,叛逆又柔軟,一個微笑就可以相信,一句道歉就可以和解。 怕孤獨(dú)所以錯把一切都當(dāng)成喜歡。喜歡是初夏那種氤氳的氛圍下的錯覺,到了秋天那些也就一併消失了,或許連痕跡都沒留下。 被愛就是意義,而我不想失去意義。討厭自己卻希望被愛。 果然長大就是要告別,分離總是最痛苦的。 那一年的夏天發(fā)生了很多事情,那些事情也都隨著夏天的出走而成為過去。又一個夏天結(jié)束了,又一個夏天快來了。 以前寫過「年輕真好,離死亡遙遠(yuǎn),離愛最近」可是啊,這句話好像是錯的。死亡從來只是一線之隔,只是我們幸運(yùn)而已啊?經(jīng)歷了生死好像一切都會不一樣了,不知道這種不一樣是會持續(xù)成永恆還是短短作罷。但至少我們還活著,就帶著那些迷茫飄零的心繼續(xù)行走下去吧。 「世界真的是既神奇又美好」 總該好好見面好好道別。
-
游客 Daria_baek 11/28 18:07是的,原來所有的彷徨、迷茫、不甘、憤怒、難過就這么平靜的發(fā)生了,就像恩熙問媽媽舅舅的死,如果不這么平靜的生活,又怎么抵擋得住這般傷心呢。而在青春時期不能感知的陣痛,又不知會在哪天才緩緩降臨。其實(shí)這個世界騙了我們,少年從來不是最美的年紀(jì),是不得不蛻變,不得不體會成長的過程與代價,不得不明白一切只能自己經(jīng)受?!拔业娜松鷷傆幸惶煲矔l(fā)光嗎?”恩熙還沒問出問題,老師就已經(jīng)給了她答案,她是悲劇且幸運(yùn)的少數(shù),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陣痛,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答案。
-
游客 鬼秀 11/27 05:51迄今為止看過的最好韓國青春片,不動聲色又細(xì)膩柔軟,把少女那些怔忪難言的情緒拍的分外迷人,與時代大事件家人友人戀人環(huán)環(huán)相扣,舉重若輕。青春就是伴隨欣喜、悸動、失去和若有若無的陣痛,但最后仍有“什么時候才能發(fā)光呢”的期許。小女主又美又靈,金璽碧抽煙的樣子好看極了,只是這次忘了戴細(xì)帶腕表。
-
游客 Jonathanhu 11/27 05:49似橋口亮輔,將平淡無奇的日常與澎湃洶涌的情感并置。在動蕩的青春中,女孩如幽魂一般尋找容身之所,對每段關(guān)系都反復(fù)掂量卻依然概念模糊。影像氣質(zhì)隨女主心情的跌宕起伏不斷產(chǎn)生變化,形成一種變奏曲式的格律,剪輯松緊不一,但足夠強(qiáng)韌。
-
游客 張江貓引起不適 11/25 08:04圍繞著女主角,父母、哥哥、姐姐、男朋友、閨蜜、喜歡自己的學(xué)妹、與自己談心的老師悉數(shù)登場,普通的日常,普通的對話,勾勒出一個女孩最真實(shí)的青春。
-
游客 咩咩 11/21 01:37#BJIFF09注目未來06#少女清新,感情真摯,以往看的韓國電影,要么喜劇太吵,要么純文藝沉悶,作為處女作,取得了中間的平衡點(diǎn),不悶不燥,甚至覺得比《陽光姐妹淘》好看。
-
游客 吃西瓜群眾 11/18 16:42亞洲女性思維的一個特點(diǎn)是對時間觀念的滯后。一個搶在時間之前的女性是不受鼓勵的,電影的優(yōu)點(diǎn)恰在于拍出了女人從孩童開始對任何事都保持時間的慢半拍的審視感,畢竟你要讓女孩子留出時間揣摩猜測。她們被傷害,情感是內(nèi)化的;她們被背叛,理智是遲鈍的;她們被喜歡,內(nèi)心的聲音警告自己還需觀察。就像坍塌的大橋,追求與時間同步的必死無疑,被馴化的則茍延殘喘。
-
游客 宮脅咲良 11/16 07:40“要怎么活著才是正確的呢?就算有一天知道了,也可能還是無法確信。但就算壞事降臨,快樂的事情也會一起到來。我們總會遇見一些人,分享一些事。世界真是神奇又美麗?!?/div>游客 瘦鯊魚 11/16 03:34A / 盡管偶有點(diǎn)題式僵硬表達(dá),甚至差點(diǎn)把配角功能化,但都穩(wěn)健地抑制住了。平凡生活碎片中的各異人物時不時墜入失神的游蕩,以聲音、焦距、言語、姿勢等不同方式拉開混沌的距離,被風(fēng)掠過的樹葉般默契地嗡鳴。而歷史的微觀政治感知又是如此審慎而自知地飄游其中,在某個時刻轟然作響。結(jié)尾的沉吟與凝視,難道不是另一種《詩》嗎?游客 兔幾熊 11/15 23:58【B+】介于年份的一致性和表達(dá)的類似性,《過春天》《少年的你》和這部《蜂鳥》都是要免不了拿來比較的。而這三者最大的共同點(diǎn)就是“成熟”,一種與導(dǎo)演履歷截然相反而又讓人欣喜的成熟,無論是敘事,還是視聽技巧,都相當(dāng)成熟。而與前兩者的輕巧和濃烈不同的是,《蜂鳥》內(nèi)人物情感的表達(dá)卻是虛無縹緲且十分克制的。青春期那種自我放射的迷茫感,就這樣被每一段關(guān)系,每一句臺詞給折射了出來。一覺醒來,歡笑與痛苦,親密與隔閡,就這樣被輕易置換。直到最后,在眾人的竊語中,在世界的靜音下,她仍未理解他人,卻總算理解了自我。游客 AAA傅貴融華 11/10 16:13前半部有一些刻意生硬的地方,后半部漸入佳境。韓國女性的處境似乎和中國婦女毫無二致。查看完整評論信息